我的“凉火锅”
高华丽
因为平常喜欢文字,喜欢涂涂抹抹写一些东西,担任大荔《沙苑》责任编辑,又被陕西《吃在大荔》特邀校稿,从更多的文字接触中,从更多的美食中,对吃有了一种高度的认识。觉得吃饭不再是饱腹而已,而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美食的享受。吃是一种爱,是一种亲情,吃是满桌子温馨的回忆。
记忆中,从年起,每年大年初一,我就开始给家人们做两桌饭,也就是出两席。因为公公在家族里排行老大,所以二叔他们一大家人初一都到我们家来团聚过大年,大约十五六个人。我这个人呀,最大的优点就是热心。也喜欢看着大家吃着自己做的可口饭菜,有一种成就感。
每到年前,就列好了菜单。让我家那两个优秀的男神陪着我,一起去精心采购。照着菜单,采购食材。所选的都是上等的食材,不因价廉,只求物美。
成功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大年初一,早上吃完饺子,就开始备菜。因为平时不大做饭,所以做菜比较慢。总是把每一道菜择好,洗得干干净净。一个人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静静的去配菜。
开始做菜。先统一切肉类,因为肉类切好耐放。牛肉切成片或块状一盘,猪肉必须切成片,一盘猪肉还分纯瘦的精肉,肥瘦都有的五花肉。孩子们爱吃的王中王火腿肠。肉类切完切豆类,油炸的豆腐丝,白水豆干儿。大荔人叫的豆卷儿,豆皮。接下来切时令鲜菜。拍两个黄瓜,必不可少。绿色的荷兰豆,九孔莲菜。有营养的西蓝花,奶白菜,田七苗,长豆角。还有家乡的特产沙苑红萝卜,花生米。花生米有两种,要么油炸,要么用开水一烫,去掉皮,用老陈醋泡好,上面放几个红色的小尖椒,提味。今年跟上《吃在大荔》参加了黄花(菜)宴,黄花菜是家乡的特产。以前我认为只是做汤菜的时候用一些,《吃在大荔》餐饮业在年会上专门做了黄花家宴,我才明白黄花菜可以做许多种菜,蒸,炒,煮,汤里都可以用。可以做成包子馅儿,饺子馅儿,菜卷等各种各样食品。今年的黄花家宴真得是让我长了见识。我家桌子上也多了一盘煮过的黄花凉菜。
菜做好了,盛菜的器皿也很重要。我是一个喜欢玫瑰花的人,所有的盘子都用的是玫瑰花形状,喜庆中有对家人的爱。做了大约十个凉菜,再加上一道甜点,用枣和糯米做成的甜甜蜜蜜,象征着新的一年我们所有人的日子甜蜜美满。凉菜做好了,需要汁子入味。因为有小孩儿,每次做的时候都是一种放辣子,一种不放辣子。凉菜汁也有讲究。可以用蒜苗,用蒜,和辣面子去做。放上食量的醋和白开水,里边可以放些味极鲜酱油,芝麻酱,鸡精。把汤汁放在比较大的器皿里。所有的菜做好后,摆上桌子,肉类和菜类调配开,色泽上也要注意搭配。绿色,红色,白色,摆出来的形状让人看后既有美感,又有食欲。一共是十三道菜,不禁使人想起我们大荔的十三花。
凉菜做好啦,招呼客人们去吃,凉菜主要下酒。在一片欢欢乐乐的气氛中,年的家宴开始了。菜可以放在汁子里边,蘸汁儿吃。我把自己精心做的十三道菜称为"凉火锅",我觉得这个名字可富有诗意了。因为大家都爱吃火锅,我就美其名曰称它为"凉火锅"。凉火锅下酒,觥筹交错,其乐无穷。
家人们坐在一起,开心地吃着,吃出了欢乐,吃出了幸福,吃出了一年的希冀。
这就是我的"凉火锅",送给我的家人,送给大家,一起品尝。
作者简介
高华丽,大荔城关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省级优秀德育工作者,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沙苑》杂志责任编辑。感性多于理性,喜欢用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用一支妙笔描绘生活中的真情实意,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善待周围的每个人。热爱生活,热爱学生,崇尚自然,让每一天都在精彩中度过。文如其人,朴实自然,真诚而不做作。
?“吃在大荔”与您有约……?
陕西吃在大荔是受中国陕菜网、陕西省餐饮业商会、大荔县商务局、大荔县企业家协会、餐饮协会等部门指导和支持的平台。
大荔古称同州,因黄、洛、渭三河的眷顾与滋养,水草丰茂,浩壤万顷,为隋唐皇家御马场,有丰富的高质量的食材;勤劳智慧的大荔人民把久远深厚的农耕文明,通过人间烟火的千锤百炼凝结成精华,满载于地地道道的特色美食中,造就了悠久的餐饮文化历史和深厚的餐饮文化内容。为大荔美食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及文化基础。
大荔为陕菜之乡,特色小吃琳琅满目、品种丰富,其色香味兼而有之,蕴含着对膳食平衡的内在遵循,其深厚的饮食文化声誉远扬。尤其是大荔传统美食带把肘子,在中国菜谱秦菜部分名列第一,享有大荔一绝、陕西特产美名;融合多民族饮食特色,被誉为陕西满汉全席的“九品十三花”,集关中丰盛食谱精髓之大全。走出了国门,踏入了奥地利维也纳餐饮店堂,赴河南郑州参加了由中国烹饪协会组织的中国菜”暨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名宴交流活动,荣耀获得“中国菜?全国省籍地域名宴代表品牌”。具有悠久、深厚的餐饮文化底蕴。
为了深入挖掘推广大荔饮食文化,深化大荔“陕菜之乡”形象,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助推县域经济发展,陕西吃在大荔决定围绕《陕菜品牌建设行动方案》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大荔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工作方案,在中国陕菜网、陕西省餐饮业商会、大荔县商务局及大荔县企业家协会、餐饮协会的指导下,继续开拓创新,努力拼搏,挖掘、开发、推介更多的大荔美食、名企、名店、名宴、名厨,让大荔美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为此,特向社会征稿。具体内容如下:
1、稿件内容以大荔餐饮企业、美食、名厨、特色农产品、餐饮历史文化为主;
2、文体要求:散文、诗歌、随笔均可;
3、征稿期限:随时,永远;
4、来稿择优录用,在陕西吃在大荔平台发布;
5、作品一经录用,作者即成为陕西吃在大荔签约作家,可优先参与吃在大荔组织的各种活动。
6、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