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
本田指的是本田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
年10月创立,年9月成立公司,创始人是传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公司总部在东京,雇员总数达18万人左右。现在,本田公司已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它的产品除汽车、摩托车外,还有发电机、农机等动力机械产品。
本田的历史文化背景
本田于年以生产自行车助力发动机起步,年Honda已经发展成为从小型通用发动机、踏板摩托车乃至跑车等各领域都拥有独创技术,并不断研发、生产新产品的企业。
从创业之初,Honda一直本着“让世界各地顾客满意”的理念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
年除日本之外,Honda在全世界29个国家拥有个以上的生产基地,产品涵盖摩托车、汽车和通用产品,每年惠顾的客户达万以上。与此同时,Honda还积极地履行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义务,积极探索环保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本田技术研究所是当今日本乃至世界汽车业的佼佼者,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在日本企业界,本田是技术和活力的代名词,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非常向往的就业目标。本田还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
本田企业文化
本田汽车公司(HondaMotor)是汽车行业的彼得·潘(PeterPan)──一家拒绝长大的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以及少数几家保持独立的主要汽车制造商,本田一向喜欢我行我素。本田坚决维护其创始人所倡导的独立行事、快速行动的企业文化,大胆地在全球战略、产品概念以及可持续使用的资源等方面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当习惯性思维促使汽车制造商们纷纷朝一个方向奔去时,本田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便转而向另一个方向进发。
自年作为一家摩托车制造商诞生至今,本田的这一策略一直很奏效。本田现在是世界第七大汽车制造商和盈利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本田在日本占有15%的市场份额,超过日产(Nissan),仅次于丰田(Toyota)。在几乎占据了本田营业利润三分之二的北美市场,本田已经建立了第五家汽车装配厂,并且正在对"叁大"汽车制造商最后的堡垒──轻型卡车市场发起进攻。它在新型燃料方面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其它汽车制造商正在就行驶里程和排放──主宰21世纪汽车工业的两大问题──大伤脑筋时,本田在这两个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
本田创始人
“本田”车名,源自年本田宗一郎先生创立的本田摩托车公司。“本田”即本田宗一郎先生的姓氏。标志中的h是“本田”拼音honda的第一个字母。这个标志体现出本田公司年轻性、技术先进性等新颖形象,也体现了其职工完美和经营坚实的特点。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设有一项荷利奖,专门用于奖励那些在机械工程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迄今为止,该奖项一共颁发过两次--年奖励了有“汽车大王”之美称的美国人亨利·福特;年奖励了日本人本田宗一郎。据此,人称本田宗一郎为“日本的福特”。
年8月5日,为世界汽车业留下了光辉一笔的本田宗一郎去世了。但他“三个喜悦”(购买的喜悦、销售的喜悦、制造的喜悦)的企业口号和“三个尊重”(尊重理论、尊重创造、尊重时间)的经营经验还会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田在中国的市场
为了世界的“Honda”,为了中国的“Honda”
Honda在世界各国为实现三个喜悦的目标而积极地推进事业活动。所谓“三个喜悦”,即“购买的喜悦”,“销售的喜悦”,“制造的喜悦”,也就是说,向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并让用户感到喜悦,以此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在中国也是这样。年以提供摩托车技术为开端,开始了同中国的合作。年建立了合资企业,进一步推动了这种合作关系。在中国的摩托车生产数量比年增长了10倍以上,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亦迅速提高。
继年之后,年建立了小型发电机组的合资企业、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年建立了汽车整车和发动机的合资企业,至此,在HONDA的整个事业活动领域中扩大了在中国的事业范围。随着各项事业的深入发展,相关零部件厂家在中国的事业开拓也获得了蓬勃发展,已经有35家之多的零部件厂家正在与中方的合作伙伴一道为了建立品质优良的先进的零部件产业而努力。
本田很快就要将Acura导入中国,并将其中文名称定为“讴歌”,第一批进来的是它的RL和TL车型。
滑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ntiana.com/btwh/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