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水田生产重点将转入本田管理工作,此阶段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分蘖期施肥
移栽后,当清晨有50%植株吐水、晴天中午植株心叶不卷曲、植株发出新根,即达到返青标准。返青后立即施分蘖肥(与生物肥、硅肥配合使用),使肥效反应在盛蘖叶位(6叶),如分两次追施蘖肥,第二次蘖肥最晚在6叶期前施用,以免肥效反应在有效分蘖临界叶位之后,产生过多无效分蘖。施肥均匀一致,杜绝人工手扬肥,如本田二次封闭使用毒肥法,谨慎使用电动扬肥器,防止打伤叶片产生药害。一般追施氮肥量为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30%。第一次蘖肥使用总量的80%全层施入,余下20%看长势施入,哪黄哪弱施哪。
二、水层管理:缺水的田块要及时上护秧水,浅水勤灌,增温促蘖。每个格田设置3厘米高限水口,保持田间3~5厘米浅水层,促进水稻分蘖,有效分蘖末期达到计划茎数,适时排水晾田3~5天,控制无效分蘖。井灌区采取综合增温措施提高水温,确保水温满足水稻正常生长要求。进入长穗期要采取浅水间歇灌溉方式进行水层管理;水稻长势过旺地块在有效分蘖临界叶位后期要适当晒田,然后采取浅水间歇灌溉。
三、防虫及灭草:防治潜叶蝇使用内吸型杀虫剂,亩用70%艾美乐6克/亩;防治负泥虫亩用2.5%敌杀死20~30亳升,防治虫害要及时,保护叶片的完整,减少虫害对有效分蘖的影响。
插秧后15~20天每亩用30%阿罗津60~70毫升或50%瑞飞特60~70毫升+10%吡嘧磺隆20克或10%苄嘧磺隆20克,施药按每个池子面积单独用药,保持3~5厘米水层7~10天。田间、池埂和晒水池全生育期无10厘米以上杂草。对于慈菇、泽泻等难防治阔叶杂草,可采用排草丹毫升/亩或者排草丹毫升/亩+进口二甲四氯茎叶喷雾,施药时要浅水,使杂草露出水面,施药2天后,再灌3-5厘米水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